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战略支点,锚定“高质量”与“可持续”双重坐标,通过六大领域(空间重构、产业升级、乡村振兴、城市更新、生态治理、民生保障)的系统性革新,绘就发展与保护并重的时代蓝图。
以下是报告中相关要点的分类整理:
01空间重构: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
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,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。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,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,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。
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。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,大力发展县域经济,提高城乡规划、建设、治理融合水平。发展现代化都市圈,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,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。
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。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区域重大战略、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,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、东北全面振兴、中部地区加快崛起、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。提升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,在要素保障、科技创新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。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、各展所长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。深化东、中、西、东北地区产业协作,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。支持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,加强边疆地区建设,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。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,大力发展海洋经济,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。
02产业升级: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
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。扩大5G规模化应用,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,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
绿色转型提速。推广绿色建筑、再生材料使用,严控高耗能项目。试点零碳园区、工厂,完善碳交易市场,构建低碳生产生活方式。
03乡村振兴:守牢粮食安全,建设宜居乡村
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。严守耕地红线,严格占补平衡管理。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,推进退化耕地治理,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。
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。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让乡村变身“诗意栖居地”。
04城市更新:稳楼市与优化用地双管齐下
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,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。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。
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。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,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,加强燃气、给排水、热力、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协同管理。发展数字化、智能化基础设施,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,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05生态治理: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
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统筹产业结构调整、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,推进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发展。
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。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推动“三北”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,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。
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。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,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。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,加强重点用能用水单位节能节水管理,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项目。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,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,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,建立一批零碳园区、零碳工厂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,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。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,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。
06民生保障:共建共享幸福家园
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,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。
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大力发展银发经济。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,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、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。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。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,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,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。
加强精神文明建设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。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。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,提升文物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。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。
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,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,加强公共安全治理,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。做好洪涝、干旱、台风、森林草原火灾、地质灾害、地震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。
今年将开展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工作。要深入分析“十五五”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,科学确定发展目标,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、重大政策举措、重大工程项目,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。
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工具,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新版图。随着 "十五五" 规划的推进,一个更具韧性、创新力和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。
DoerZ典型案例咸宁市羊楼洞港小流域共同富裕规划
服务内容:共同富裕专项规划编制
项目概况:本项目规划范围涉及羊楼洞港及柳林港流域总面积 52.5平方公里,流经赵李桥村、羊楼洞村、柳林村、石人泉村及百花岭村5个行政村和赵李桥社区、砖茶社区及羊楼洞社区3个农村社区,总户籍户数5356户,户籍人口17797人,常住人口14037人。本规划旨在通过咸宁羊楼洞港小流域单元综合试点项目,打造湖北省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,因地制宜探索湖北省小流域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与评价体系设计。通过推进示范先行区的探索与实验,为中部地区其他地区分梯次推进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实验示范和价值引领。